昆明碑林博物馆碑刻石质文物科技保护
发布时间:2015-05-07     阅读数:4084次    来源:原创
分享:

昆明碑林博物馆位于昆明市的官渡镇,官渡镇位于昆明东南郊,是昆明地区著名的历史文化古镇之一。作为滇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官渡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民间文化,大量的不可移动文物分布在区内各处,碑刻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碑刻是历史上金石学中的“石”,由于其易于保存,传承久远,加之所保留的书法艺术展示了中国古代书法的流变,因此很受人们的重视。时至今日,人们之所以重视碑刻,除了欣赏它所保存的书法艺术之外,还因为其涉及了大量古代政治、经济、科技、宗教信仰、教育、法律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宝贵的资料对历史的保护和地方历史文化的传承以及旅游产业的促进都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碑刻博物馆所在的文明阁


昆明虽为边邑之地,但自汉代以来,石刻作品就一直延续不断,现存最早的石刻是出自官渡塔密苴的东汉安帝“延光四年刻石”(公元125年)。此后,如唐王仁求碑、宋地藏寺经幢、元白话圣旨碑、明重修曹溪寺碑等都是较有影响的名碑。在1982年进行的文物普查工作中,官渡区就发现了碑刻160余项。为了集中保管散落的碑刻,1984年官渡区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集中保管碑刻的通知》,并在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官渡古镇文明阁建筑群孔子楼院内建成碑廊,集中保管了30余块散落的碑刻。2012年昆明碑林博物馆建成,收藏了从汉代至民国时期的碑刻81块、拓片83幅及石狮子三尊等艺术构件,分布在陈列室和碑廊之中。

碑林博物馆占地3700平方米,展区由室内室外两部分组成,其中室外展区面积150平方米,室内展厅面积130多平方米,展览以时间轴线为布展线索,通过专题陈列,以大量珍贵的原碑、复制碑和珍贵拓片,全面梳理和展示了这些“石质书库”的传奇历程。


碑刻A区


碑刻B区


碑刻C区


昆明碑林博物馆是云南乃至中国西南片区较有影响的中小型特色博物馆,博物馆以昆明地区,特别是官渡区的碑刻为主,陈列、展示了云南乃至中国西南片区的知名石刻艺术作品。它收藏了大量的极具价值的碑刻,如“挖清水河碑记”、“金汁河头排耆民呈诉水规碑”、“宝象河平水石底碑记”等碑刻,清晰地记载了昆明当时治理几条入滇河道的过程,这也是关于昆明六河之一——宝象河治水的最早记录;而“真庆观兴造记”、“创建妙湛寺碑记”、“具足禅院碑记”等碑刻又记录了真庆观、妙湛寺、盘龙寺等古建筑的创建过程;再有“路南贪官许良安遗臭碑”打破了自古所立之碑或记述功业,或赞誉美名的惯例,给一任贪官恶吏留下了千古骂名,如此之碑,在碑林中也可称独树一帜。这些碑刻或书法优美,或补史阙遗,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民俗、水利、交通等方方面面,有的内容因为细小繁琐而未能见诸史志,但却具有反映彼时民俗民情的作用,是史志所不能替代的,研究昆明地区文化历史发展最好的实物资料。

由于碑刻皆来源于民间,保存条件各部相同,风化程度不一,保存现状令人堪忧,多数碑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石质文物病变现象,有的异常严重,直接关系到碑刻文物的安全。部分石碑质地为结构疏松的硅酸盐类泥质砂岩,有的是灰岩,历经几个世纪的风吹雨淋及有害气体的侵蚀,产生风化腐蚀和生物腐蚀,造成石碑部分粉化、脱落、开裂,题刻文字多被污染物所覆盖,图案模糊,有的已难以辨认。石刻砂石、灰岩的劣质性是其风化的内在因素,而水蚀作用是砂石风化的主要外因。砂石结构疏松,孔隙率高,利于有害成分渗入砂石深部起损坏作用。水分进入砂石空隙后,既与砂石发生反应,产生酥碱和冰劈作用,促使砂石急速风化和开裂脱落。生物腐蚀是因为岩石表面长年风吹雨淋导致生长霉斑和苔藓,并深入砂石孔隙间,疏松石体。若不及时采取保护性措施,这些珍贵的石碑将毁于一旦。

2014年底,受官渡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局委托,我所承担了昆明碑林博物馆石质文物科技保护工程的勘察设计、方案编制以及保护修复工作,2015年2月完成了方案的编制,同年3月获昆明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局审批通过,并于2015年4月开始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修复。



进行拓片资料收集



技术人员进行修复工作



碑刻表面修复


昆明碑林博物馆石质文物科技保护修复项目经过了修复方案的勘察设计、修复方法的技术实验、修复方案的实施三个阶段。

一、修复方案的勘察设计。由我所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完成,历时三个月。

二、修复方法的技术实验。由我所文物实验室完成,针对石刻表面沉积严重的具体情况,采取了对石刻进行深层清洗,清洗剂选用石刻专用清洗剂GFC-3(其主要成分为德国基伊—拜尔公司生产的表面活性剂等)、脱漆膏、脱漆剂、祛脂剂等;清洗之后进行加固,加固剂选用德国产硅酸脂加固剂;加固剂涂刷后,选用日本产有机硅封护剂对石刻表面进行封护保护,防止大气水和污染物对它的进一步损坏。以上几种化学制剂,为世界同类文物修复工程中广为采用的制剂,其性能及稳定性、可逆性等要素,经实际使用证明,效果较为出色。

三、修复方案的实施。方案的实施小组由我所专业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组成,整个操作过程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及《昆明碑林博物馆石质文物科技保护方案》所制定的程序进行,历时一个月,分别对位于ABC三区的81块碑刻以及散落的石质艺术构件进行了机械清洗、化学清洗、脱漆、脱色、祛脂、预加固、灌浆、裂隙修补、硅酸酯加固、有机硅封护等工序。保护修复完成后,原有碑刻得以原状保存,其风化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文物材料本身得到了全面的加固、封护,碑刻还原效果明显,体现了文物保护中“原状保护”的最高境界。保护修复工作于2015年4月29日全部完成。


碑刻修复前后对比之一


碑刻修复前后对比之二


碑刻修复前后对比之三


微信公众号
手机网站
Copyright 2020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滇ICP备19004953号-2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0578号

友情链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技术支持:奥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