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洪哈衣景哈遗址
发布时间:2021-02-04     阅读数:12884次    来源:原创
分享:

哈衣景哈遗址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景哈乡景哈村民委员会景哈村,澜沧江南岸二级阶地上的澜沧江支流纳木塞河入河口左岸及局部右岸三角洲区域的内迭冲积扇沉积中,总面积大于4平方公里。

为配合橄榄坝至景哈乡澜沧江大桥建设,我所联合西双版纳州文物管理所、景洪市文化馆于2015年7月至10月对其建设影响范围区域进行考古发掘。发掘运用考古测量仪全面测量和采集遗址遗物、遗迹及地层资料;运用RTK测量定位,并进行航拍、三维数字记录,依托考古工地数字化平台强化信息管理,发掘数据、图纸、照片、视频等纳入数据库进行管理和应用;运用三维影像重建技术全面获取遗址三维信息,为后续的资料整理、研究及展示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发掘面积500平方米,清理深度约2米。发掘注意活动面及遗迹现象,按最小堆积收集遗物,对遗迹、遗物分层清理,严格按国家标准对地层微环境、孢粉、浮选及各种科学检测手段及年代采样进行科学采集。对部分密集文化层,特别是出土大量文化遗物的出土土样采用0.8—1.0毫米筛网进行筛选,以获取最大信息量。清理过程中注重对堆积层次及包含物的识别,根据土质、土色、包含物划分清楚地层单位。

地层划分为四层:第①层为现代耕土层,灰褐色粉沙质土,土质较松软,结构呈团块状,含大量植物根系和稀少量的碳屑、烧土等杂物,厚约8—60厘米。其上部为①扰(近几年开垦沟)。第②层上部为黄褐色粉沙质土,土质较硬,呈团块状,含大量植物根系,出有一片近现代瓦片,厚约10—25厘米;下部为黄红色粘土质粉沙质土,土质较硬,呈团块状,含较多植物根系和铁锰薄衣。第③层为红褐色粘土质粉沙质土,含细小铁锰薄衣。第④层比第③层土色更红,为红色粘土质粉沙质土,土质较二层稍硬,呈团块状,含少量植物根系和大量铁锰薄衣,铁锰薄衣较二层稍粗。

揭露出的文化遗迹有房址2座、沟7条、灰坑5个、石堆2个、灶1个。3号房址呈半圆形基槽连接南壁,基槽内填土为黑褐色沙质粘土,较致密,包含少量石块、碳屑、红烧土、基槽深约20—30厘米。基槽内有数块不规则形状的黑褐色土区域,疑为房屋遗迹内部附属设施。

初步统计出土的标本编号334个,出土器物分为石制品、陶瓷器、锡器、铜器、铁器和金器、动物牙齿等。

石制品分为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和特殊形制石器。打制石器有断块、石片、石核、锐棱砸击石片、锐棱砸击石核、砍砸器、陡刃砍砸器、薄刃斧、尖狀器、刮削器、磨制斧坯、石钻、石网坠、石砧、石锤、锐棱砸击石锤;磨制石器有石锛、石环、砺石、磨石、磨棒;特殊形制石制品有天然形成的石拍、磨砺成鸡蛋形状的“蛋型石球”、小石球、烘石。

陶瓷器分砖、瓦、陶器、瓷器。砖分方砖和长砖;瓦分现代机制缅(傣)瓦、红褐厚胎型缅(傣)瓦和薄胎型缅(傣)瓦;陶器按质地分为釉陶、夹砂陶和泥质陶,器形有陶烟斗、弦纹陶纺轮、陶网坠、侈口器、折沿器、敞口器、带柄(陶)器、陶器口沿、硬陶口沿、蓝纹陶片、绳纹陶片、网格纹陶片、方格纹夹砂陶片、素面夹粗砂陶片、夹砂红陶片、泥质灰黑陶片、带釉硬陶片等;瓷器有青花瓷。锡器为锡质网坠;铜器为铜镯;铁器为铁剑、铁刀、炼渣;金器为黄金瓜棱型穿孔珠子。动物化石为牛下颊齿。植物遗存有待孢粉、浮选分析结果。天然石料利用工具:石拍、蛋型石球、鹅卵石等。打制石器(断块、石片、石核、锐棱砸击石片、锐棱砸击石核、薄刃斧、砍砸器、刮削器等)。

此次发掘,出土的文化遗迹、遗物自上而下,层位清晰,体现出居住遗址的特征。房屋、沟、炉灶和炼铁渣,体现出居住遗址和手工作坊的特征。发掘区域第④层(底层)出土的磨制有段石錛的最初形式——IA式隆脊形有段石錛(河姆渡类型)与带釉陶片。

发掘出土的器物虽不多,但却有鲜明的文化内涵,如磨制精细的及自然形成的“蛋型石球”,体现出“简狄吞玄鸟卵生商始祖契”的祖先崇拜思想,河姆渡类型有段石錛也是“百越初民”的特征。因此,此次发掘对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自古“南涪”、“茫乃道”、“景昽金殿国”、“车里总管府”等中原史记的首次正式考古发掘实物方面的左证,也使西双版纳的傣族(自称“傣泐”)用傣泐文所写的勐泐地方史书称“朗丝本勐泐”(一般直译为“勐泐古事书”,简译作《泐史》(1180-1950))所记录的史实第一次有了坚实的考古学证据,对阐清《泐史》意义重大,以及景哈—勐罕是否是“小车里”揭示出一些实物佐证。深入的文化阐释有待具体年代学数据的验证。

下一篇:嵩明桃园墓葬
微信公众号
手机网站
Copyright 2020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滇ICP备19004953号-2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0578号

友情链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技术支持:奥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