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彩画——永不消失的文化印记(12月)
发布时间:2017-01-03     阅读数:8586次    来源: 往月发布
分享:


                                          狄江海


中国古建筑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是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之一,曾有过秦汉、盛唐、明清三次历史发展高潮,彩画作为古建筑最重要装饰之一,融合了礼法、等级、科学工艺和艺术等内容。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彩画作为木构表面保护与装饰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对于木构建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国内,古建筑彩绘,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屈原在《招魂》一文中记载有“仰视刻桷,画龙蛇些”,是对当时建筑上的木雕和彩绘的描述。《论语·公冶长》中有“山节藻棁”的记载,“山节”似指斗拱上刻着山岳,“藻棁”似指柱子上面画着水草。这说明在春秋时期,建筑上就有彩绘了。

汉代建筑所用的花纹题材大量增加,大致可分为人物纹样、几何纹样和植物、动物纹样四类。人物纹样包括历史事迹、神话和社会生活等。几何纹样有绳纹、齿纹、三角、菱形、波形等。植物纹样以卷草、莲花较普遍。动物纹样有龙、凤、蟠螭等。这些纹样以彩绘与雕、铸等方式应用于地砖、梁、柱、门窗、墙壁、天花和屋顶等处。彩画是木构建筑附属物,中国无汉代建筑留存,我们只能从墓葬石刻中隐约看到彩画的痕迹。

南北朝时期,凿崖造寺之风遍及全国,至今还存在多个艺术宝库,给后世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建筑装饰花纹。随同佛教艺术而来的印度、波斯和希腊的装饰,如火焰纹、莲花、卷草纹、缨络、飞天、狮子、金翅鸟等广为流传。

隋唐时期,彩绘还继续着南北朝的基本基调,但是伴随着古建筑的渐趋成熟,彩绘的发展较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自己的语言,进入了建筑彩绘的创造期。几何图形和植物纹样仍被广泛应用,但彩绘的颜料品种较以前更为完备,绘画技术也大大提高,色彩由红色为主转向青绿。到了唐后期,彩绘失去了汉朝的粗犷豪放和神秘,日益蜕变成一种包装技巧,特别是官方建筑,通过彩绘的运作,以强调王朝的隆盛和王族的尊贵。如敦煌莫高窟251号窟,里面有4件木制的斗拱,这些斗拱和壁面上所仿画的柱子、枋子上都有彩画,这是我们现存彩画最早的例证。陕西省黔县乾陵,武则天和丈夫李治的陪葬墓——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的墓室里,顶部墙面画了许多建筑的造型,有柱子、枋子、斗拱、支条、天花,其上遍布彩画。

宋元时期,根据建筑的等级的差别,有五彩遍装、青绿彩画和土朱刷饰三类。其中梁额彩画由“如意头”和方心构成,并盛行退晕和对晕的手法,使彩画颜色的对比,经过“晕”的逐渐转变,不至过于强烈,在构图上也减少了写生题材,提高设计和施工的速度,适合于大量建造的要求。宋代《营造法式》中有许多详尽而具体的宋式彩绘的历史信息。

明清时期,彩画留存较多。构图严谨,搭配均衡,纹样本身也更为稳重大方。在使用的等级上也有了更为清晰、严格的规定,如贴金的多少,色彩的多少等。但单就明代来说,木构彩绘以梁、檩、额枋等柱头以上部分为重点,斗拱上的彩饰只作单色平涂或单色退晕为主,这与宋代相比,显得较为“轻描淡写”。这时期旋子彩绘在用色上很少用红色,尤其慎用金色,最多为“点金”,给人以冷艳高雅而沉静之感。

清代官式建筑彩画,在全面地继承了过去彩画传统的基础上,又进入了一个继续大发展的时期。其发展变化所取得的主要成果体现在,无论在彩画的取材面及在表现方式等方面,较明代官式彩画都已大为拓宽,创造出了多种具有本时代特点的、可适用于各种不同使用功能建筑的、由不同纹饰构成不同类别的、不同立意纹饰内容搭配组合的、不同做法档次的彩画。由于清朝颁布了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使得清官式彩画的法式规矩更加严密规范、更加程式化、等级层次更加严明清晰。

民国战乱,文革破坏,现代化建设,无数古建筑被毁,建筑附属彩画也化为尘土。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彩画技艺不断没落,材料劣化,工艺减化,“速成式”匠人的泛滥,彩画艺术的传承已日暮西山。目前新作的“快餐式”彩画已毫无艺术价值,对民国以前绘制的彩画的保护任重道远。


陕西绥德汉墓门框石刻三角纹


山东祈南石墓石刻卷草纹


云冈石窟(南北朝)9窟莲瓣纹


敦煌莫高窟(唐代)217窟


 唐式五彩装彩画


北宋营造法式青绿叠晕


宋式碾玉装彩画


明式旋子彩画


清式金龙和玺彩画


清苏式金线包袱彩画


微信公众号
手机网站
Copyright 2020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滇ICP备19004953号-2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0578号

友情链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技术支持:奥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