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谷营盘山城址
发布时间:2011-01-12     阅读数:10767次    来源:原创
分享:

营盘山城址位于普洱市景谷县益智乡,地处澜沧江支流威远江西岸的营盘山上,平面大致呈椭圆形,面积20000多平方米,于2002年对糯扎渡水电站库区进行的文物影响评估中发现。糯扎渡水电站将于2011年11月底蓄水发电,营盘山城址届时将被淹没,为有效保护珍贵历史遗存,保障电站建设顺利进行,2010年11月至2011年1月,对城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5000平方米,出土各类遗物1000余件。

通过发掘,发现城址南、北、西三面皆有城壕围绕,北面和西面的城壕较明显,南面的城壕因多年开垦种地已被破坏。东面则以临江的陡峭悬崖作为屏障,未见城壕等防御设施。城壕转角不明显,均呈弧形,城壕残长205米,残存城壕深0.75~1.3米。城壕外侧有一圈“城围”,“城围”非经夯筑,而是利用挖掘城壕的土堆筑而成,即堆土成围。“城围”高1.8~2.5米。城壕内侧没有发现城墙,仅利用山坡作为防御设施。

城址内遗迹现象较少,共清理十多个晚期灰坑及早期窑址二座,未发现居住址、道路等遗迹。灰坑平面呈圆形或椭圆形,窑址为小型陶窑,惜已破坏,仅残存少部分。

城址发掘区域地层堆积共有三层。第①层、第②层为晚期地层,出土器物以晚期器物为代表,包括铁器、铜器、钱币、石构件和大量的瓷片,所出钱币均为清代中晚期的“乾隆”、“嘉庆”“道光”通宝,根据地层中出土钱币和伴出的瓷片推断,营盘山城址当在清代中晚期形成并使用。第③层则为早期地层,出土器物以石器为大宗,同时伴出少量陶片。制作石器的石料以砂石为主,石质较差。从制作方法观察,出土石器打制和磨制均有,以磨制石器居多。器类有石斧、石锛、石环、石镯、砺石、石印模等。依器形可分为长条形、舌形及梯形等型制。所出陶片较为破碎,烧制火候低,为夹砂灰褐陶,局部有刻划纹装饰,可辨器形者多为罐类。

发掘发现表明,营盘山遗址早在青铜时代时期,就曾有先民在此生活,并留下了当时的生产和生活用具;至清代中晚期时又被后世人类作为“城址”使用,但使用时间较短,初步推测“城址”属当时傣族使用的可能性较大。“城址”的性质有待于以后的整理和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而得出明确结论。营盘山发掘所获的考古学资料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化了解和认识澜沧江中下游流域的史前人类文化面貌及近代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方式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微信公众号
手机网站
Copyright 2020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滇ICP备19004953号-2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0578号

友情链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技术支持:奥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