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景迈山古茶林
发布时间:2015-02-10     阅读数:13016次    来源: 2015年
分享:

景迈山古茶林位于普洱市澜沧县惠民镇景迈、芒景两个行政村所在的景迈山,距澜沧县城直线距离约40公里,公路里程则为72公里,其西南距中缅边境线直线距离仅约17公里。

景迈山古茶林规模宏大、保存完好,见证了对人类文明具有重要影响的茶叶从野生到人工驯化栽培的发展历史,代表了当地独特的茶树栽培和茶叶制作传统以及衍生出的极其丰富的茶文化,在2012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为全球重要农业遗产( GIAHS)保护试点“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中,景迈山古茶林是其极具代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被国际茶业委员确认为“世界茶源”,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1月,国家文物局将景迈山古茶林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景迈山古茶林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价值,然而目前对该茶林区域古代遗存的有无及保存状况尚不清楚。为配合申遗工作的需要,根据云南省文物局的要求,受澜沧县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局的委托,在普洱市及澜沧县两级文物管理所的配合下,我所于2014年12月下旬至2015年1月下旬对景迈山区域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工作。

一、景迈山概况

1、“景迈”名称的由来

景迈为傣语名,景为人聚居之处,迈为新,景迈即新的村寨之意。景迈一名最早见于《新元史·外国传四》,“八百媳妇者,夷名景迈。世传其长有妻八百,各领一寨,故名”,此处景迈之意则为国名。景迈山的村民主要为布朗族、傣族,另外还有少量哈尼族、佤族及汉族等。

2、景迈山的自然地理概况

景迈山属横断山系,山势呈西北东南走向,西北高而东南低,海拔最高处在糯岗山,约1662米,最低处在南郎河与南门河的交汇处,约930米,相对高差约730米。景迈山依山势大致可分为东北、西南两坡区域:东北坡地势稍陡,面积较小,傣族寨子多分布于此区域;西南坡地势则较缓,且面积较大,布朗族寨子全分布于此区域。这些村寨除龙蚌、那乃、班改等三寨外均条带状分布于1300米以上的山腰以上(即雾线以上)区域。

景迈山属澜沧江水系,其北、东北、东、南等面为南郎河环绕,西面则为南郎河的支流南门河环绕南门河在景迈山的西南山脚处汇入南郎河。除西北角为大山阻隔无水环绕外,整个景迈山区域基本全为南郎、南门两河包围环绕,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除那乃寨外的所有村寨均在此包围环绕圈内,其面积约120平方公里。

二、文物考古调查勘探的收获

本次调勘着重于对村寨之外的未知区域,而对村寨内的佛寺等则未进行调勘,其原因一是这些现存的近现代佛寺多在古佛寺旧址上重建,原来明清时期的佛寺仅有零星石雕或石刻残存;二是它们是当地各少数民族的圣地,不便于在此进行勘探;三是这些佛寺的历史沿革在当地各少数民族的史料及传说中均有反映,情况基本清楚。

通过调勘,景迈山的文物古迹除村寨中现存的佛寺外另有古道、“言”遗迹、仙人坟墓地及糯岗(又作糯干)旧寨遗址等四类古代遗存。

1、古道

景迈山除正北面局部地段为高耸的山峰阻隔外,其余地方全为南郎、南门两河环绕包围,因而景迈山的对外交通只有过河而行。经向当地村民走访调查,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千百年间,当地的对外交通只有一条古道,其中心在景迈大寨处,此道出景迈大寨往西经现在的南门河桥后通往孟连,往东经过勐本、芒埂,再顺山下到南郎河畔,从当地人称为“笼干”的地方过桥后分为两条,向北者通往澜沧等地,向东南者通往勐海等地。当地人驮运物资进出多用牛帮,而外地客商驮运物资经过或进出景迈山则多用马帮。

经实地踏查,此道在景迈大寨内及其出村的东西两侧段原来均铺有石块,但现仅有西侧段遗留,其它地段则多为土路,只在局部地段如构(音giu,入声,汉字无此音,遂用构代替)壕等陡坡处铺有石块以利通行。古道平面长度约14公里,宽约2米,可容两牛并行。

以前在南郎、南门两河上建有石墩木桥,现在的南门河水泥桥即建于原来的石墩木桥处,此桥遂被毁;而笼干的南郎河石墩木桥则因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其上方(北)约3公里的景迈水泥大桥建成后被废弃,木桥的桥面现在已是荡然无存,仅余石砌的残石墩仍见证着千百年来从桥上悠悠而过的牛帮马帮的历史。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修建的惠民至糯福公路从景迈山经过,从芒埂至南门河桥段大致沿此古道而行,故有的地段因两路重叠而将古道拓宽,有的地段因紧邻公路下方而被修路时所推之土覆盖,从芒埂至南郎河畔弄岗段的古道则被绕开。公路通车后,未与古道重叠的地段遂被废弃,多数地势稍缓地段被辟为耕地茶园等,少数地势较陡地段未被辟者则因多年的荒废而树木杂草丛生,人畜难入其中,如构壕段。

2、“言”遗迹

在景迈山有两处高大明显的环壕土包遗迹,一处在芒埂寨南侧公路上方的山梁上,另一处在芒景寨东约1公里的山坡上,当地人称其为“言”,并视其为神灵之迹而不敢在其上面进行生产活动。这两处遗迹的共同点是中间为穹窿形土包,外围则为未完全封闭的环壕,土包顶部均高出壕外地表数米,不同处是芒景“言”的环壕上端未贯通,而芒埂的则是其下端未贯通。

以重点加密钻探过的芒景“言”为例:该遗迹位于缓坡上,壕内土包直径约25米,坡度约32°,其顶高出下端壕底约8米,上端则仅略高于壕外地表,上端环壕未贯通,壕宽约7米,深约1.2米,壕外之围宽约3米;该土包顶大致略平,土包的上半部份为向前方倾斜的人工堆积层,厚约4米,分三层,①层为扰乱层,厚约3米,②层为人工堆积的纯净风化砂岩层,厚约1米,③层为更早时期的表土层,厚约0.3米,之下为风化砂岩生土,从顶部表面向下钻探至5米深处仍为基岩,未见有任何遗迹。由此推测,构筑“言”时是先在山坡上地势稍高处挖出上方未贯通的环壕,挖壕掘出之表土堆于壕外侧成壕围,其余的风化砂岩则堆于壕内表土之上(即③层之上)而成土包的②层,再从附近取表土覆盖于②层之上而成土包的①层,故土包的上半部份为人工堆积,下半部份则为原生风化砂岩。

芒埂“言”遗迹的顶部呈锅底形凹坑,直径约3米,深约1米余,疑其下有空墓穴坍塌所致。经对锅底形凹坑底部钻探,坑底表土下约0.3米即为风化砂岩,排除了其下有墓穴的可能。经对附近树林考察,此锅底形凹坑应为老树枯倒后之树根坑。

3、“仙人坟”墓地

该墓地位于景迈大寨南约2公里傣名“火回翁巴”、布朗名“笼木”的山梁上茶园内,地表封土明显者约18处,特征为地表均有长条形封土堆,封土堆大小不一,最大者长9米,宽3米,高出地表约0.5米,墓向不一。

调勘中对墓地中部的一座地表封土堆长约8米、宽约3米、封土堆高出地表约0.4米的墓葬(编号LJ2014M1)进行了探铲钻探,在其中段进行了探沟解剖。经钻探及探沟解剖:发现该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口较墓底略大,墓口长11.8米,宽6.9米,封土堆顶至墓底深约2.2米;在探沟底部西侧出土一件灰色陶衣的双口陶罐,其灰色陶衣被高温烧结;墓向应为342°或162°。按理当时的封土堆至少应比墓圹稍长稍宽,而现在其宽不及墓口宽的一半,其长也仅及墓口长的三分之二,缩小的原因应是被现代村民种茶园时逐步蚕食所致。

4、糯岗旧寨遗址

糯岗旧寨遗址位于糯岗寨东北侧的山坡上,相距仅约500米。据向村民调查了解,现在的糯岗寨即是百余年前从此旧寨搬迁而去,迁建的原因是以前在旧寨发生了流行疾病,人们以为不吉利而搬迁。

旧寨遗址面积约20000平方米,地表除中部位置现尚存有方形寨心建筑遗址外已不见其它建筑遗迹。方形寨心建筑遗址边长约7米,砖砌,砖的火候不高,规格为33×19×8厘米。

三、认识

1、景迈茶山的性质

景迈茶山从茶叶进化演变史的角度来看相当重要,其茶叶名气亦大(据了解,以前的茶商在外地购茶时只要抓起一把茶叶闻闻就知道是不是景迈山的茶),但景迈山只是一处茶叶的原料产地而非茶叶的贸易集散地,因而在景迈山未发现与古茶贸易有关的诸如古茶商号、碑刻、石刻、匾、联、契约、古籍等文物古迹,而这些与古茶有关的文物古迹在勐腊易武则比比皆是,因为易武是一处茶叶的贸易集散地。虽然景迈山也有古道,但其性质仅为通道而已,既是孟连至勐海间的必经之道,也是茶商进景迈山购茶之路。在景迈山与茶有关的建筑只有景迈大寨中心处的撒拉房,该房屋的性质为客马栈,建筑与其它民居并无二致,专供外来包括茶商在内的商旅等过夜住宿之用,商旅到后需立即向寨中头人申报欲住宿的天数等,遗憾的是该撒拉房早已荡然无存,其原址早已为现代的新民居所代替。

2、布朗族、傣族进入景迈山的历史

据李勇、杨振洪合著的《景迈茶山》一书所载,景迈傣族自言于佛历439年(公元前106年,时为西汉时期)从德宏地区迁移至此,此说似可疑,有夸大之嫌。

在普洱市人民政府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联合编制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申遗文本》(2014年3月版)中,编制者综合诸多民族历史学者的研究成果,指出景迈山的布朗族是从德宏地区经过数百年的迁徒来到澜沧的布朗族中的一支,傣族则是到元末明初时才从德宏地区迁移至普洱、西双版纳区域,景迈山的傣族为其中的一部份,即布朗族早于傣族进入景迈山,专家学者之说应该更符合历史事实,我们认为布朗族进入景迈山的具体时间应在元代,根据详见本章4节《“言”遗迹及仙人坟的时代》。 

3、“言”遗迹的性质

据澜沧县文物管理所李勇介绍,“言”音在傣语里是战壕之意,这类遗迹不只景迈山有,在整个澜沧县其它一些乡镇也有分布,初步统计至少有五十余处,它们的外貌特征与景迈山的基本相同,只是大小不等而已,有数座的顶部有锅底形凹坑,并称在谦六乡的某座“言”遗迹中曾出土过一件三叉形铁质兵器,系当地村民因改地推平该遗迹时所获。据他与杨振洪合著的《景迈茶山》一书所载,景迈山当地傣族人传说这些“言”遗迹是元朝军队路过此地时留下的墓葬或战壕,结合澜沧县境内有著名的元代整控渡摩崖及元军曾征八百媳妇国的史实,他们推测“言”遗迹应为元军的墓葬,因在云南人的发音中,言、元同音,言应为元。

经过对景迈山“言”遗迹的钻探,至少景迈山的“言”遗迹不是墓葬,但它又确属人工形成的遗存,如人工形成的环壕、人工堆积的土包等。有人认为它是报警的烽火台,但其位置却不在山顶,况且其周围在古代是茂密的森林而难以报警;有人认为它是古代的营盘,但其面积又太小,况且其环壕未完全封闭,地形又上高下低,这都使得它难以起到防御的作用。从芒埂“言”遗迹顶部有老树枯倒而形成的锅底形凹坑,它似为祭祀某种树神之地,但多数“言”遗迹顶部却又无此锅底形凹坑,此说也难以成立。凡此种种,“言”遗迹的性质等现在尚无法定论。

4、“言”遗迹及仙人坟的时代

对于“言”遗迹,景迈山傣族传说为元军的战壕或墓葬,但目前尚未找到能确切断代的遗物,传在谦六乡“言”遗迹中出土的三叉形铁质兵器不知是否确实出于其中,因为毕竟是事后听当地人所言。同时,傣族是在元末明初时才来到景迈山,他们不可能目睹元军路过景迈山的情景,故“言”遗迹为元军遗迹之说只能是姑存此说。在资料尚难以定论的情况下,为避免先入为主,似仍暂称其为“言”而非“元”较妥。

对仙人坟目前唯一的断代材料是M1内出土的双口陶罐,这种陶器表面陶衣被烧结的技术从元代起方才由外地移民带入云南,即便进入云南后也多在汉、回等外来民族聚居区域烧制,而普洱及西双版纳区域当地各少数民族的陶器千百年来基本上为橙色硬纹陶。因此仙人坟的时代可早到元代,再从当地人不知仙人坟的来历及时代、并说也不是他们的祖先之墓等来看(现在当地各少数民族均不实行这种葬俗也证明了此说属实),仙人坟的时代下限也只能是元代而不会到明代,因为傣族于元末明初进入景迈山,而他们却不知仙人坟的来历,说明仙人坟早于元末明初。

北京大学考古学教授李水城在看了陶罐照片后,说感觉象宋元时期之物,这与我们的推断基本吻合,当然如果此罐是外省传入而非云南本土制作,其时代早至宋代亦有可能。

布朗族是景迈山地区现知最早的世居民族,从他们也不知道仙人坟的来历来看,他们应是元代时进入景迈山而早不到宋代,仅稍早于傣族。

5、“言”遗迹及仙人坟的主人

布朗族、傣族是现知最早先后来景迈山居住的民族,而他们都不知道“言”遗迹及仙人坟的来历,表明这两种遗存不是布朗、傣两族祖先的遗存,而可能是宋元时期其它生活居住于此的民族的遗存。

四、本次考古调勘的意义

如果上节推断成立的话,则“言”遗迹及仙人坟墓地的调勘表明,在布朗族、傣族之前景迈山即已有其它民族生活居住于此,它们的主人才是景迈山最早的先民,布朗族、傣族等是从元明时期起才进入景迈山,这些正是本次考古调勘的主要收获及意义所在。

“言”遗迹及仙人坟墓地这两种遗存究竟是哪个或哪些民族遗留的呢?期待以后的考古发掘能解开蒙在这两种遗存上的神秘面纱!

 

景迈山古茶树

 

糯岗傣族村落

 

糯岗旧寨寨心建筑遗址之砖

 

景迈大寨旁的石铺古道

 

景迈山古道构壕段

 

笼干桥墩

 

芒景“言”

 

仙人坟

 

仙人坟出土陶罐

 

景迈山遗存图

微信公众号
手机网站
Copyright 2020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滇ICP备19004953号-2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0578号

友情链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技术支持:奥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