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高庙兴国寺彩塑群及原状彩画科技保护
发布时间:2019-06-15     阅读数:3844次    来源:原创
分享:

高庙兴国寺位于昆明市官渡区矣六街道办事处渔村社区高庙村。兴国寺由后殿、中殿、山门及东西厢房等构成一处两进院的古建筑群。寺始建于明,俗称高庙。清光绪十三年(1887)重修,并在大殿、中殿添塑粉彩塑像。民国2年(1913)再次重修。现存大殿内彩塑,少数为明代遗物,多数是光绪重修时民间艺人所作。现存彩塑群安置在高庙大殿中。大殿单檐歇山顶,七架梁,面阔三间11.60米,进深二间9.80米,前檐下格扇装置,裙板浮雕二十四孝图及云龙花草;外檐旋子彩绘,山墙下用石砌,雕古钱花草,顶端用磨砖砌成。明间正中塑粉彩金装送子观音坐像,右屈膝,左垂足,高1.51米,慈祥庄重,右手托一男婴股部,左手握婴之左足。左右两旁塑真武大帝,文昌帝君陪亨。观音像后壁悬塑佛、道两教内容的图景:仙山琼楼、云乡水榭、海潮宝角、龙宫虹桥、林间玉泉。其间散布138尊佛、道神仙塑像,大者有尺余,小者仅5厘米。佛龛前两柱塑金龙一对,盘旋直上。正中壁顶是“三清圣境”,塑金装三大神,左为道德天尊,右为灵宝天尊,中间应为原始天尊的位置却塑有释迦牟尼;旁塑佛道护法二神,左为佛门韦驮,右为道家王灵官,共立于五色祥云之中;左右山崖塑佛教文殊、普贤二大菩萨和道家文殊、普贤两真人;东壁塑有真武帝修行、降魔的本生故事;西壁塑岳飞、魁星等民间诸神。残破的中殿前檐下两额坊间垫板尚有“岳飞”、“三国”故事为题材的彩绘板壁画,大殿及两厢、前殿的廊间梁架上,均保留着非常精美的原状彩画。



兴国寺大殿


兴国寺于1983年被公布为官渡区文物保护单位,后殿内的彩塑群于1987年被公布为昆明市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建筑本体与彩塑群合并为“高庙兴国寺”被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彩塑群以寿山石为背景,特别是正殿明间塑有粉彩金装送子观音,体态安详,脸庞慈善,生动地塑造了农村中年妇女的形象,表现了人世间崇高的母子之情,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整个彩塑以立面的形式,以有限的空间立体的展现了儒、道、佛三教中各类圣人、神仙、佛像共142尊,给人以咫尺千里的视觉空间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人物形态各异、生动活泼,仙山琼楼错落有致,具有民间彩塑贴近生活、拙朴自然的风格,是古代昆明地区彩塑艺术民间化的代表之作和研究滇中艺术史、宗教史、民俗史的重要文化遗存;整个雕塑以彩塑为主,同时作为背景墙的装饰以壁画为其表现形式,绘制细腻,色彩艳丽,在众多的泥质彩塑中,穿插安置有木质雕刻的造像,完美的与泥质彩塑融为一体,是当时雕塑、绘画艺术的杰出之作;彩塑中宗教神仙与民间俗神共聚一堂,造型各异,神态不一,整体生动活泼,浑然一体。至今仍保存完好,是昆明地区佛、道造像的典型,在艺术创作上有较高的价值。

由于材质、交通、自然、人为等因素的影响,高庙兴国寺彩塑群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病变现象,其中主要有裂隙、表面沉积、层状脱落、色彩变异、缺失、粉化、鼠害等。中殿前后檐、大殿廊间及两厢的木构件上的部分彩画保存基本完整,但由于年代久远,风雨浊蚀,该彩画出现严重的脱落、褪色、开裂等残损现象,急需进行保护。彩画是在单批灰地仗上用各种矿物颜料绘制而成,大部分彩画图案清晰、色调明显、古朴自然,但由于建筑局部漏雨造成雨水对彩画的冲刷,有的画面已经脱落。室内天花、梁架上的彩画人为污染特别严重。常年暴露在檐口外的彩画受风吹和日晒等自然因素的作用,普遍存在地仗层起甲、龟裂脱落、颜料层粉化、褪色的现象,而且病害程度在不断加深,灰尘对画面的污染普遍存在,有的部分结成硬壳,遮盖了画面。



修复人员对西厢房廊间彩画进行修复


大殿明间彩塑群修复前


大殿明间彩塑群修复后


2012年底,由管理者官渡区文化和旅游局、官渡区博物馆提出,受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委托,我所承担了高庙兴国寺彩塑群及原状彩画科技保护工作,首先是进行修复方案的勘察设计。编制上报了《高庙彩塑群及原状彩画修复科技保护方案》,2014年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其次是进行修复方法的技术实验。针对彩塑及彩画画层起翘采取对部分表层进行回帖。针对表面沉积严重的彩塑和彩画进行全面的清洗,清洗之后加固,加固剂涂刷后又进行封护保护。使用的化学制剂均为世界同类文物修复工程中广为采用的制剂,其性能及稳定性、可逆性等要素经实际使用证明,效果较为出色;最后是修复方案的实施。2018年经公开招投标,我所中标,于2019年4月至5月,由我所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实施小组,对高庙兴国寺彩塑群及原状彩画进行了专业修复。整个操作过程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及《高庙彩塑群及原状彩画修复科技保护方案》所制定的程序进行。一是对兴国寺中殿前后檐、大殿廊间及两厢的木构件上的部分彩画和大殿的彩塑群进行了局部回帖、鼠洞灌浆封堵、裂隙修补、残缺补全、机械清洗、化学清洗、预加固、硅酸酯加固、含纯硅烷的有机硅封护。二是对彩塑群中的大小塑像进行了色彩还原清洗,保证了彩塑本身的色彩的准确性。特别是对送子观音彩塑的清洗更为谨慎,此次采用X荧光检测仪进行了现场检测,发现彩塑群中的泥塑及木雕塑像采用了贴金的技术工艺,正确的清洗过后,重现了塑像原真的金碧辉煌。原状彩画大面积清洗工作结束之后,彩画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效果,经过技术人员的分析研究发现,兴国寺的木构彩画的保存状态有很大的不同,中殿和大殿的木构彩画,由于风化的程度不同,色彩的饱和度深浅不一,清洗之大殿廊间、两厢、的彩画色彩恢复效果较为理想,而中殿前后廊檐部分的彩画,由于风化程度较深,色彩保存状态不是十分理想,大部分出现了发白的木色,但基本的色底依然存在。遵循方案中提出的彩塑、彩画原状保存的原则,技术人员认为应该以清洗后的彩塑、彩画原状作为保存的依据,不对其进行作色、刷漆增亮处理,严格遵守文物保护的有关原则。


中殿前檐板壁彩画局部修复前


中殿前檐板壁彩画局部修复后


彩塑及原状彩画保护修复完成后,原有彩塑群及原状木构彩画得以原状保存,其损坏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文物材料本身得到了全面的加固,彩塑及原状彩画色彩还原效果明显,体现了文物保护中“原状保护”的最高境界。值得提出是,此次修复过程中发现彩塑群由于材质和构造的原因,受到了鼠害的严重威胁,修复中对发现的鼠洞和裂隙进行了原材料的添补和灌浆,建议在今后的使用过程中建立对鼠害的长期观察机制,必要时采用先进的超声波设备对其进行防治。对于大量贴金文物的保护建议加强安防监控,把安防消防提上议程,同时对大殿的彩塑群安装必要的隔离栏,避免人为的破坏发生。为了保证文物的观看效果,建议在大殿安置冷光源的射灯,展现文物精美绝伦,让这组包含了泥塑、彩绘、壁画和木雕工艺的珍品能够为更多的受众所知。

修复工作于2019年5月31日全部完成,并通过了验收,修复结果达到了《高庙彩塑群及原状彩画修复科技保护方案》所包含的所有设计要求。



修复后的大殿彩塑群


修复后的大殿彩塑背观壁画局部


微信公众号
手机网站
Copyright 2020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滇ICP备19004953号-2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0578号

友情链接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技术支持:奥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