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宫金殿位于昆明市东北郊7公里处的鸣凤山麓。太和宫金殿为仿木结构重檐歇山顶铜质建筑,原殿为云南巡抚陈用宾建于明万历三十年 (1602年), 仿湖北武当山金殿式样。明崇祯十年(1637年)被巡抚张凤翩迁移大理宾川鸡足山金顶,后毁。现殿为清康熙十年(1671年)平西王吴三桂按原样重铸。
金殿坐落在高高的双层须弥台台基上,底层台基系用砂石支砌而成,须弥座式,在束腰、上彷及下彷部位,精雕细凿有各种动物、云气和花卉图案,技艺精湛。台沿四周置巡杖栏杆、栏板上雕有各种飞禽走兽、果木花草、人物及二十四孝典故图,刀法娴熟精炼。二层台基原为砂石建材并饰有浮雕,因风化剥蚀严重。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由当时太和宫住持杨智聪进行维修时将基座表面粉刷为水磨石,并改置大理石栏杆,风格极不协调。1995年修缮时,基座改用砂石贴面,其余保存。
瓮城门中太和宫金殿
1995年8至12月,为了迎接“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召开,曾对须弥台的石质文物进行了科技保护工作。由于时间久远,当时所采用的有机硅石质文物加固剂类化学药品的功能周期已过,现状的须弥台出现了新的病变,此次维修将对须弥台进行新一轮的石质文物科技保护工作。
太和宫金殿的须弥台石雕部分十分精彩,其制作工艺和雕刻手法及所反映的内容丰富,在云南古建筑中独树一帜。由于建筑物须弥台长期受雨水、阳光和人类活动的直接影响,污损和风化现象严重,主要病害有:表面沉积、黑色结壳、粉化、生物污染、起壳、脱落、缺失、根劈、盐性结晶等。
根据对须弥台的残损情况分析,其性质属原地原址保护修复工程。拟对受污染的须弥台石雕进行尽可能的无损清洁,努力祛除覆盖在须弥台石雕表面的人为污染物,恢复须弥台石雕原有风貌;同时采用进口高分子材料对存在病害的须弥台石雕进行加固和处理,使已受损的表面得到固定而不再脱落;随后采取封护措施,使须弥台石雕在不改变原状的情况下阻止水份等有害因素继续对须弥台石雕的侵蚀,确保须弥台石雕得到长期保护。
此次修复主要是针对金殿须弥台及周边碑刻表面的病变,进行有针对性的修复工作,技术工作包含:原始资料的存档、表面沉积的物理和化学清除、表面的预加固及加固封护、周边碑刻字体的保护性处理及拓片资料留存。
2016年4月,由我技术人员组成的修复团队一行十余人进入了金殿修复现场,开始对须弥台及周边历代碑刻进行修复工作。修复工作的准备阶段全部在我所实验室完成,所有即将采用的修复技术都在实验室进行了成功的试验。工作范围包含须弥台整体、旗杆台、丹壁石、位于围墙及左侧通道和侧殿内的36块碑刻,侧殿院内两个水缸、一个香炉等近800多平方米的石质文物。
补全修复
包覆脱盐处理
裂隙修补
拓片工作
修复工作严格按照《修复方案》实施,程序如下:
一是包覆脱盐,祛除对石质文物危害最大的盐性结晶。
二是对脱落、粉化严重的局部进行预加固。
三是预加固结束后进行大规模的清洗工作,清洗方法采用物理清洗为主,化学清洗为辅的方式进行,目的是祛除危害石质文物的苔藓、硫化物等。
四是清洗结束后进行缺失、脱落部位的边沿修复工作,目的是封堵外界水汽对石材内部的侵蚀,避免出现更大面积的风化。
五是对裂隙部位进行传统材料的修补,保证文物本身的相对完整和安全。
六是进行全面的加固和封护,这项工作必须严格按照程序操作,需要考虑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加固剂和封护剂采用的是国家文物局认可的、在诸多相同文物上运用成功的产品。
全部修复已经于2016年6月结束,石质文物得到了有效的保护,风化病害得到了治理,珍贵的文物得以延年益寿。金殿须弥台的修复工作仅只是金殿修复项目的一个部分,下一步将开展金殿铜质殿体的修复工作。
碑刻修复前
碑刻修复后
封护层的隔水效果
修复后的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