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连宣抚司署位于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娜允镇上城境内。孟连宣抚司署,傣语"贺罕气意为“金色的王宫”,是孟连刀氏土司世袭统治的街署及府第,是娜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自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始建起至1949年止,经历元、明、清三代及民国时期,是云南历史最为悠久、保存最为完整的土司街署之一。现存建筑坐北朝南,由门厅、议事厅、正厅、东西厢房、粮仓、厨房等建筑组成。清末被焚毁,清光绪四年(1878年)重建,原占地面积1.2 万平方米。其中议事厅为三重檐歇山顶干栏式建筑,融汉、傣建筑艺术为一体,而司署门厅、正厅及两厢则完全属汉式风格的建筑;仓房及厨房则为傣式杆栏式单体建筑。孟连宣抚司署及所存宫服、印章、仪仗等文物,均是孟连土司制度的历史见证。孟连宣抚司署1965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云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孟连宣抚司署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娜允古镇被公布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
孟连宣抚司署作为不可移动的文物,保存的建筑遗存完整、系统、具有文物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孟连宣抚司署现存传世文物268件,是云南保存与土司制度相关的可移动文物最丰富,数量最多的一处,而且存在专为司署演奏的民间乐队等与孟连宣抚司署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研究我国土司制度及边疆民族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被誉为研究云南土司制度的"活化石"。孟连宣抚司署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总体属于民族文化范畴。它所反映的文化因素,包括建筑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服饰文化、餐饮文化、民族歌舞、生态保护、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反映了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保护与利用孟连宣抚司署丰富的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维护边疆稳定,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
门楼正立面
议事厅正立面
孟连宣抚司署成为文物保护单位以后曾进行过多次维修,由于各级政府和文物部门的重视,司署建筑群的格局基本没有大的改变,门厅、议事厅、正厅及两厢等主体建筑保存完好。但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现状的建筑群近年来出现了严重的隐患,主要表现在白蚁、粉蠹虫对建筑的蛀蚀;地仗油饰的大面积脱落、空鼓,造成了对古建筑的持续危害,如不及时处理,文物本体将遭受严重破坏。
发现白蚁是2007年的上半年,主要出现在门厅、议事厅和两厢,为不带翅膀的黄色个体,当地文物部门及时进行了简单处理,用灭害灵进行了喷涂,效果有限。2008年初,我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孟连宣抚司署古建筑群进行实地勘察,并着手编制了白蚁防治及建筑维修方案。确定对受白蚁蛀蚀的古建筑进行全面的修缮。对整个建筑群进行防虫治虫处理。技术工作包含:原始资料的存档、实地勘察、虫害的观察、药剂的试验、药剂的大规模使用、配合白蚁防治所需要的所有土木建筑修缮工程、部分建筑的复原修缮、彩画的原状保护等。保护工程于2011年3月开始,至6月结束,完成了保护工程中白蚁防治的实际操作。工程完成后,使整个建筑群白蚁的危害得到了根治,保证了文物建筑的安全。
白蚁防护沟的挖治
白蚁防护沟